为充分发挥优秀学子的榜样引领和朋辈教育作用,帮助低年级学生明晰学业规划、树立正确的就业观,10月24日晚,工学院成功举办了“就业传帮带-师兄师姐面对面”系列活动之优秀学长经验分享交流会。玉溪市峨山县委宣传部、2020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优秀学生黄铭崧应邀为学弟学妹们分享心路成长历程。2024级、2025级全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和辅导员詹婷参加交流。交流由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杨扬主持。

讲座开始,黄铭崧以“所有的大学准备,都是为了更好地就业”为核心观点,他认为大学阶段各项积累与未来职业发展的紧密关联,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殿堂,更是锻炼综合能力、提升个人素养、明确职业方向的关键时期。
学生工作:在服务与担当中锤炼核心竞争力
黄铭崧结合自己担任校团委学生副书记的学生干部经历,生动阐述了学生工作对个人能力提升的显著作用。他表示,在学生工作的平台上,他不仅学会了如何高效组织活动、协调各方资源、处理复杂事务,更深刻体会到了责任、担当与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这些看似与编程、算法无直接关联的“软技能”,恰恰是现代企业对综合型人才迫切需求的关键素质。他鼓励学弟学妹们,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积极投身学生工作或社团活动,勇于承担责任,在实践中培养沟通表达、组织管理和抗压能力,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求职简历上亮眼的加分项和职场发展的坚实基石。
兴趣特长:为职业发展增添独特亮色
除了学生工作,黄铭崧还分享了他对摄影艺术的浓厚兴趣与执着追求。他将技术背景与艺术爱好相结合,讲述了如何利用摄影技能服务于校园宣传、活动记录,甚至探索与计算机视觉等专业方向的交叉点。在技术同质化趋势下,一项精深的爱好或特长,能够塑造独特的个人品牌,展现其学习能力、审美素养和生活的热情,在面试中往往能给招聘者留下深刻印象,甚至可能开辟技术之外的第二赛道。他建议同学们在发展专业能力的同时,不要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要善于发现并将其培养成自身的独特优势。
学业为本:构筑坚实就业综合能力
回归学业本身,黄铭崧始终认为扎实的专业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安身立命的根本。他提醒低年级同学要高度重视基础课程的学习,如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同时要积极关注行业技术动态,尽早确定感兴趣的技术方向,并利用课余时间通过项目实践、学科竞赛、实习经历等方式不断巩固和深化专业技能。他建议大家尽早开始进行职业规划,明确目标岗位所需的能力模型,从而有针对性地充实大学生活,使每一份努力都直指未来就业目标。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就时间管理、技术方向选择、实习准备、如何平衡学业与学生工作及个人爱好等问题与黄铭崧学长进行了深入交流。黄铭崧结合自身经验,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现场气氛热烈。

本次经验分享讲座内容翔实、贴近实际,既有理念的引导,又有具体可行的实践建议,为低年级计算机专业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学习和借鉴范本。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学长的倾情分享,对大学生活如何更有价值地度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如何将日常学习、能力锻炼与长远就业目标相结合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受益匪浅。工学院将持续开展此类“传帮带”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