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主导研制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竣工。FAST的落成启用,标志着我国在组织大型科学工程建设、实现原创技术突破、加快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都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宝贵的经验。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原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的科学家在调研中发现,我国贵州省的喀斯特地貌非常适合安放大型射电望远镜,于是提出了利用我国西南部的喀斯特地貌建造多个球型反射面大射电望远镜的设想。
为了有效开展中国大射电望远镜的推进工作,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于1994年2月组建了Large Radio Telescope (简称LT)推进课题组。课题组首先与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开展合作,在我国选择符合条件建造大射电望远镜的台址。
选址专家听说贵州黔南地区有很多天然形成的“天坑”,很适合安放各种射电望远镜。选址专家走访了当地400多个洼地,并对其中90个优良洼地制作了高分辨率数字地形图。最终,中国科学家形成了利用贵州喀斯特地貌,建造球型反射面射电望远镜天线阵的概念,计划建成一个分布于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由三十多个直径约300米的天线群构成的射电望远镜阵列的宏大工程。
贵州地貌
在推进这一设想的进程中,中国科学家提出:首先独立研制一台新型的单口径巨型射电望远镜,这就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即FAST)的计划。
为实现在中国土地上安装一架“观天巨眼”的梦想,1995年11月,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联合国内20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成立了“大射电望远镜(LT)中国推进委员会”,该委员会主任由当时的北京天文台副台长南仁东研究员担任。
2007年7月10日,在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论证会上,FAST项目组给出了全面完整的建设方案。2008年12月26日,FAST工程在贵州省平塘县大窝凼台址举行奠基典礼,于2011年3月正式开始建设。历时五年,2016年9月25日竣工。(文/物电学院天文协会)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参考资料:
《中国天眼 遥望深空的天文重器》 郭红峰 编著
上一篇:FAST系列:FAST的五大科学目标 下一篇:天文知识:中国农历和二十四节气